儿童语音导赏
Children’s Audio Guide is only available in Cantonese & Mandarin
新马路:
东西两畔中西交汇处
(市政署大楼及醉龙节)
新马路(全名: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)作为澳门的主要交通干道,不论是20世纪20、30年代,还是21世纪的今天,皆与相邻的营地大街、关前街、和草堆街形成澳门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。在2005年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澳门历史城区22个世遗景点之中,就有两个分别在新马路两旁,而且一个是葡式建筑,另一个是中式建筑,这个现象十分有趣。
这栋葡式建筑现名为「市政署大楼」,是澳门最古老的公共建筑之一,建於十六世纪末,古称「议事亭」。最初它是一座中式庭院,用作中葡官员处理经济贸易及民生问题。 178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这块土地,修建成为一座两层楼高的巴洛克式大楼,成为昔日葡人在澳自治管理及办公的议事公局大楼。后来历经风灾和白蚁侵蚀等原因,大楼多次进行修缮,直至1940年才奠定现今的面貌和格局,是中葡关系的历史见证者。
别看这座大楼仅有两层楼高,大堂、花园、大礼堂、教堂、图书馆应有尽有,可供人们开会、祈祷、展览、游览、阅读等活动;而且大楼建筑风格多样,以南欧浪漫风情为主调,有着巴洛克风格的石雕、传统西方古典式的礼堂和经典的葡萄牙式蓝白瓷砖等。大楼内更是充满众多见证历史的雕像、瓷画、碑石和古书等,像昔日「关闸门」石刻牌匾就保留在大楼内;而大堂石阶下的中式钱币排水口,显露出中西融合之风。
异曲同工之妙的是,约建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间( 1723-1795 )的三街会馆也是一处议事场所,三街是指营地大街、关前街与草堆街,当时很多华人商贾在此经营贸易,为了稳定商业秩序,设立此会所作为聚会议事用。此外,会馆设有关帝神殿及财帛星君殿等,与华人经商拜神传统相关,所以三街会馆又称为「关帝庙」,很多行会、社团、居民都会来拜祭,当中以澳门鲜鱼行举办的「鱼行醉龙节」 最为盛大,又称为「鱼行醉龙醒狮大会」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全行成员在三街会馆举行祭祀大典,酬神谢恩,其后进行醉龙醒狮大巡游,并会在澳门多个街市派发龙船头饭,其中又以舞醉龙最为特别。醉龙只有头和尾,没有龙身,舞者手持木龙头或木龙尾,边舞龙边喝酒。这系列活动吸引很多居民共同参与,近年更是通过举办社区展演、专题讲座、发行出版等推动「鱼行醉龙节」的传承和弘扬,2011年列入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,为澳门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。每年在三街会馆前举办的「鱼行醉龙节」声势浩大,风格独特,吸引广大民众参与,呈现出团结共融、福泽大众精神,体现仁爱、友善的中华文化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