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语音导赏
Children’s Audio Guide is only available in Cantonese & Mandarin
大三巴牌坊:
澳门当之无愧的门面
有什么地标能让人一眼就能辨认澳门?是那金碧辉煌的赌场吗,是那庄严恢宏的教堂吗,还是那葡萄牙风格的蓝白瓷砖?也不是,相信只要谈起澳门,旅客的脑海浮现的必然是大三巴牌坊,那也是澳门之所以是澳门,而不是一座无名小城的原因。
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大三巴牌坊闻名遐迩,无人不知;只要来澳门旅游,它就是必去景点的榜首,最具代表性的澳门八景之一「三巴圣迹」。它於2005年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》 , 每逢旅游旺季,它脚下游客如织,无数人争着与它合影留念,作为来过澳门的证据。
为什么它是澳门地标性建筑呢?这要从它的历史说起。原本它并非只有这一面石壁,而是天主之母教堂(圣保禄教堂)的正面遗址,附属於圣保禄学院。在15、16世纪宗教改革背景下,耶稣会成立,向欧洲乃至远东传播福音和信仰,尤其是让他们着迷的中国;但当时明朝政府不欢迎传教,所以屡屡碰壁。随着1553年葡萄牙人踏上澳门,耶稣会士趁此来澳门传教,作为未来进入中国的一个据点。他们在1594年成立了圣保禄学院,后来在1602年筹措大量资金修建圣保禄教堂,整体工程是在1637年至1640年间才完全竣工,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。据资料记载,时人无不称赞,不知用什么词语才能描述它的美丽,更是因此它被称作「东方梵蒂冈」。只可惜屡遭火灾,直至1835年10月26日的最后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教堂,徒留教堂正门前壁、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石阶,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大三巴牌坊。
事实上,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特色,才是它成为澳门地标性建筑的最重要原因。它宽23米,高25.5米,上下分五层,揉合了爱奥尼柱式支柱、耶稣会会徽浮雕、天主教圣人铜像、圣母和天使浮雕、耶稣圣龛和十字架等西方文化元素,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牡丹花、舞狮造型和一副汉字对联:「念死者无为罪」及「鬼是诱人为恶」也穿插在内,并且还有在日本是皇室象征的菊花图案。这些融合欧洲、中国和日本文化内涵的雕塑,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其实从它的中文命名也能看出中西合璧的意味,出自华人口中,「三巴」是葡语「圣保禄」的谐音,「牌坊」二字则是因其门面酷似中国的坊门建筑而来。这个名字伴随它多年,见证着小城几百年变迁,陪伴十几代人的成长,早已成为澳门人、澳门城难以磨灭的记忆。